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教育,中国比美国强? | 聚焦

2017-10-19 Lenora Chu 新校长传媒

本文作者Lenora Chu 与丈夫Rob Schmitz,以及5岁的儿子Landon和8岁的儿子Rainer。图片来源:Patrick Wack For WSJ


我儿子3岁时,他的中国老师强行往他嘴里塞了一口煎蛋。这一幕发生在学校,没有经过孩子或我们家长允许。


“她把蛋塞进来,”大儿子告诉我,嘴巴张成字母“O”的形状,将手指穿过牙齿,指向里面。


“然后呢,你怎么办?”我迫不及待地问他。他向来讨厌吃鸡蛋。


“我哭了,把它吐了出来,”他说。


“后来呢?”我追问。


“她又喂了一次”,儿子说。陈老师一共往我儿子嘴里塞了四次鸡蛋,最后一次塞进去后,他咽下去了。


我们是在上海——这座拥有2,600万人口的中国超级大都市——旅居的一个美国家庭。众所周知,中国“制造”了一些全世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当我们发现距离新家仅几个街区的地方就有上海精英们眼中最好的公立学校之一时,我们决定送儿子去那里上学。在那里,他可以学会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这有什么不好吗?


事实证明,有很多的“不好”。并且这还只入读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


第二天,我冲到学校就塞鸡蛋事件和陈老师对质,劈头盖脸地陈述了自己关于个人选择的理念。


“在美国我们不会采用这种强迫的方法,”我用中文说道,儿子紧紧地抓着我的手(我在美国出生和长大,但从小在家里讲中文)。


“哦?那你们怎么处理?”陈老师倒也表现得理直气壮。


“我们会向他们解释,吃鸡蛋对他们有好处,里面的营养成分能帮助他们强健骨骼和牙齿,对视力也有好处,”我回应道,努力地让自己的话听上去更权威。“我们鼓励他们自由选择……我们相信他们的决定。”


“这有用吗?”陈老师反问道。


事实上,的确没用。我从来没成功地让儿子吃过鸡蛋。他很挑食。过了一会,陈老师把我拉到一边教育我,“在孩子面前,你应该说,‘老师说得对,妈妈也会这么做,’好吗?”


我点点头,感觉有些震惊。这正是孔子的主张,他的整套理念就是以自上而下的权威和自下而上的服从来指引人们的生活。


当老师拥有绝对权威


多项研究对中国式教育持支持态度。


研究人员发现,6岁大的中国小孩在早期的数学技能,包括几何和逻辑方面都胜过美国同龄孩子。过去10年,上海青少年两度在PISA测试中拔得头筹,而美国学生的表现仅为中等水平。(注: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在各国抽取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左右的学生参与评估,测试他们是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中国孩子申请海外留学项目时,录取结果也令人震惊。他们正从全球顶尖学府获得越来越多的录取名额。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公布的数据,和10年前相比,常春藤名校录取的中国大学生人数增长了八倍。与此同时,在助推硅谷创业大潮的杰出人才中,中国人占了很大比例。


不过,居住在上海的我一开始对中国式教育是持反对态度的。美国是一个尊重婴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玩耍和推崇个性化发展的国度。在美国,强行喂食的老师可以被送上法庭。而在中国,孩子们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由竞争激烈的考试决定,因此中国孩子从童年开始就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不禁好奇:中国人制造“聪明”孩子的代价是什么?我们是不是真的可以从这种严苛僵化、权威主义的教育方式中学到些什么?


上海一所小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图片来源:Johannes Eisele/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截至目前,我的孩子已经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学习了五年,我也和各个教育阶段的中国老师、家长及学生进行了交流。我发现,的确存在一些奏效的中国式教育“秘诀”值得我们效仿。其中大多数都和对教育的态度有关。


“老师最懂”的理念的确有好处。在与屈从于这种体系所引发的焦虑作斗争的过程中,我开始发现,一旦家长和老师统一了战线,孩子也会照做。这种遵从赋予老师近乎绝对的课堂指挥权。我儿子变得特别害怕迟到、缺课或者让老师失望。有一次,他甚至因为我提起可能要因为一次家庭旅行得缺课几天而对我颇有抱怨。那时候他才5岁。


在课堂上赋予老师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有助于诸如几何、计算机编程等科目的学习。根据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期刊的一项研究结果,对这些科目而言,直接指导(相比由学生自主探索发掘)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这项研究于2004年进行,研究对象是112名三、四年级的学生。2014年发表在《教育评估与政策分析》(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期刊上的一项针对逾1.3万名学生的研究表明,对数学较弱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如果老师能演示解答过程,紧接着进行重复的练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相比之下,在西方,老师们花大量时间管理课堂纪律,以及平息由学生或者家长等发动的小规模反抗行为。一名20年前来到美国的中国老师告诉我,她还记得自己第一年教美国孩子时深感震惊。“我一开始非常强势,但是这完全没有用。学生们会反驳我!”目前在明尼苏达州一所高中教授中文的张新义(音)回忆道。如果她布置的作业过多,家长有时候会抱怨。有一名学生不做随堂作业,她的母亲要求张老师改变对自己女儿的说话方式。“她希望我说‘你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你没把作业做完!’,”张老师大声说道。


中国家长相信老师的所有责罚都事出有因,不会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让老师来主导自己的工作。因此,在中国,教育工作者所受到的尊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根据瓦尔基基金会(Varkey Foundation)2013年所做的一项研究,有一半的中国家长鼓励孩子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而在美国和英国,这一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中国社会赋予老师和医生同样高的社会地位。 


集体需求高于个人需求


中国人坚持集体需求高于个人需求的做法同样对教育很有帮助。原因很简单:如果每个人的前进步调一致,就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目标。没有特例,没有多元化。


我儿子冬天哮喘病发作,但是陈老师拒绝了我让他把急救吸入器放在教室旁的请求——原因是使用吸入器可能会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当我大声抗议时,我被告知可以把孩子转到其他学校。也就是说,没有孩子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如果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可以走人。(最终,我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在家里使用的一种预防性类固醇吸入剂。)


学校的态度可以说是冷酷。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在相反的方向上做得太过,将学生的个人需求凌驾于集体需求之上。有些家长毫无顾忌地把未接种疫苗的孩子送去上学——无视公众健康——或者请求学校调整开学时间,避免与体育活动安排冲突。同时,我一些当老师的朋友们告诉我,他们在处理“问题”学生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干预方案,耗费了老师本该花在班上其他学生身上的时间。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 


勤奋——中国式坚韧


中国人另一个非常励志的理念是:在学习方面,天才在于勤奋。语文老师知道,只要认真学习认字卡,加上不断地练习,我儿子一定能学会3500个常用汉字。他的小学数学老师不会在三位数计算上给任何孩子开绿灯,实际上还会在放学后留下来辅导落后的学生。中国的学校体系哺育出一种中国式坚韧,日复一日地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条——坚持,而非智力或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研究表明,这种态度让孩子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根据2014年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项针对逾5000名学生的纵向研究,亚洲年轻人之所以学习成绩更优,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相信努力和成就之间的关联,而“美国白人则倾向于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与身俱来的。”中国孩子习惯了以努力搞懂难度较高的内容,并且他们相信只要愿意付出,任何人都能成功。这种态度赋予中国政策制定者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制定并执行更高的标准。


而在美国,当政策制定者试图推进类似的措施时,往往遭到家长的反抗。部分原因是,我们担心如果Johnny达不到要求,会让他失去自信。但如果Johnny的父母,以及他的老师,都相信他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学好数学呢?


在体育方面,美国人历来都毫无疑虑地推着孩子去尝试。这方面我们相信努力和训练会带来回报,所以我们可以接受分数和排名。所有人的双目都盯着记分牌,我们把数字作为衡量进步的一种方式。100米短跑中第九的排名说明Johnny需要更刻苦的训练。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比别人差,我们也不担心伤他的自尊。 


中国式教育的得与失


截至目前,我儿子已经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了五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已经变身为一个举止得体的小学生,每天早上真诚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早!”,并且对教育的尊重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根深蒂固。当我看着6岁大的他每天早上自己准备好书包,把英语、语文和数学书,还有他自己削好的六支铅笔整整齐齐地放进包里,那一刻我有些呆住了。


当家庭作业本发下来以后——中国家长必须每天在作业本上签名,以证明自己进行了辅导——他会立刻送到我们手中。他还开始教弟弟说普通话——两个小人儿挤在绘本前,说出动物的名字。而现在,已经长大一些的他会很娴熟地进行定时数学练习,小小的铅笔在本子上挥洒自如,一次次的成功让他获得了自信。他也会自愿地吃鸡蛋了。


当我向美国的朋友们讲述儿子在中国上学的经历时,他们简直目瞪口呆。当他们和儿子相处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儿子并没有像拉布拉多犬一样躲在角落或者言听计从。我儿子画画的时候充满想象力,讲话风趣幽默,打网球时还会刁钻的正手击球。他的这些特质都没有消失,我如今也对中国人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出多种出色才能的理念深信不疑。


不过,我必须承认,这一路来,中国要求高度忠诚的这种教育方式也令我焦虑和不安。陈老师并不只是奉行权威主义,她有时候还会对孩子实施非常严苛的惩罚。有一次,由于几个孩子未能在体育课上遵从“一二一”步伐,她把我年幼的儿子和其他几个同学关在一个空教室里,还威胁称要让他们降级。


与此同时,中国式教育体系中的落榜者在社会的底层难有翻身之日:每年未能考上普通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相当于一个伦敦市的人口。由于赌注太大,有时候部分家庭会采取极端措施,包括作弊和行贿。


而且,不可否 41 38996 41 16185 0 0 6666 0 0:00:05 0:00:02 0:00:03 6665的是,传统的中国课堂不鼓励对新思想和原创思想的表达。我曾经在一次美术课上观察到,老师指导28个学步期儿童用完全相同的方法画画,老师把没按要求画的作品钉在墙上,让孩子为自己的“特立独行”感到羞愧。“雨从天上落到地面,变成一个个小雨点”,老师厉声说道,孩子们一边乖乖地在纸上画着。在这个课堂上,雨不会飘落在路边,也不会成片地击落在地面。没有比喻意义中的雨,例如紫雨(译者注:purple rain,一般用来形容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有名为《Purple Rain》的歌曲及同名电影)、泪滴雨、青蛙雨,更不用说天降阿猫阿狗的大雨(译者注:英文中用it rains cats and dogs来形容倾盆大雨)。


美国的教育进程被重视家长权利及不利于学习的态度所阻碍:我们要求在无助教育的各种方面赋予孩子优先权,并且当孩子成绩不佳时,希望老师在成绩单上手下留情。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希望从老师身上得到更多,但作为家长承担的责任却越来越少。


异国他乡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当我们学会尊重教育者,并给予教育者应得的自主权时,结果可能令人欣喜。


有时候,如果家长——以及孩子不得不按指示去做,那反而是最好的。


本文改编自Lenora Chu的新书《小小士兵: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一场国际赛跑》




附 / 同为“礼仪”教育,中美大不相同


文 / 兰兰妈


在美国,你会发现孩子们都很有礼貌,他们随时随地都会用“Please! Thank you! Excuse me! Sorry!”这些礼貌用语,也很少有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闹,胡乱插队......这是因为美国家庭素有“把日常当成课堂”的传统,他们把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注重对孩子礼仪细节的教育。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也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但由于中美两国受到不同价值取向的影响,对礼仪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方面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准则要求,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自然大有不同。今天,兰兰妈就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谈谈中美礼仪教育两点显著的差异。


中国礼仪教育偏向于长幼尊卑

美国则主张自由平等


说到礼貌待人,许多人都认为是尊老敬长,这是由于我们中国人长期受到长幼尊卑观念的礼文化影响。但在美国,礼貌行为并不只是尊重长辈,它是社交过程中的行为规范,适用于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人们在平等的氛围下相处,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平等的个体。


跟陌生人打招呼是美国人最基本的礼仪,刚到美国时,经常有迎面走过来的陌生人冲我友善的“Hi”一声,兰兰妈一开始很不习惯,不过慢慢地,我也养成了和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清晨,一句来自陌生人的“good moring”,常常让人一整天都如沐春风。


还有一点让兰兰妈刚到斯坦福大学读书时很不适应的是,对教授们的称呼。在中国,一般我们对比自己年长的、或是比较德高望重的前辈、教授都会尊称一声“某某教授”或是“某某老师”。但在美国,很多时候就算是超级牛的教授,也让学生直呼他的名,比如:Michael,而不是叫他“Prefessor 某某 ”。我记得当时至少花了一个学期去适应这种称呼。


曾经有一次兰兰妈我还专门问过一个教授。我说在中国,作为学生通常都会对自己的老师冠以“尊称”,为什么您喜欢学生们直呼您的名呢?我至今都记得,这个在学术圈数一数二的教授突然眯起他的眼睛,哈哈大笑起来,“直呼其名不好吗?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啊。虽然在这个课堂上我是你们的授课老师,但是在其他很多领域你们却可以当我的老师啊。学习是一门终身的课程,没有任何一个人处处都比别人强,我更希望我们能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那这个平等,就请从直呼我的名字开始吧!”




中国礼仪教育主要是理念灌输

美国注重间接渗透,联系生活


虽然中国的礼仪教育历史可追溯到久远的过去,但它发展缓慢,且过于教条和死板。灌输式的礼仪教育一味强迫孩子们接受外在的约束和规范,却无法转化为他们内在的认可。


美国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公民教育”之中,排队守秩序、在餐厅用餐时将交谈声音压低、夜深无人时不闯红灯、有“STOP”的地方自觉地停下里环顾四周方可继续行驶......这些都是美国公民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学校里也没有专门开设一门礼仪课程,而是注重帮助孩子解决现实问题,将礼仪规范渗透到各门课程中。美国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在公共场合尊重别人,不能高声喧哗,这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上周末,兰兰妈的朋友Mary带着她的孩子Ryan到家里玩,一个小插曲让兰兰妈很受触动。


在玩耍过程中,Ryan对我儿子的宝贝机器人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在犹豫一番之后,他问我儿子:“请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它吗?” Mary听到之后,给了他大大的赞赏:“Ryan,you did a great job”(你做的真棒!)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美国妈妈对孩子礼节教育的到位。到别人家做客,需要拿什么东西需征求主人的同意;要进入主人的卧室,也需要征求主人的同意。


我们大部分家长都明白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的教育常常停留在讲道理层面,而缺少了具体的指导,也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说“必须经他人同意才能动别人东西”这类礼节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礼貌的孩子呢?今天,兰兰妈给大家分享礼仪教育的几个要点!


1.制定关于礼貌的规则


作为家长要想孩子懂礼貌,首先需要给孩子划清“界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我们家长要给孩子细节上的指导,在礼貌用语方面,鼓励孩子多说:“请”和“谢谢”;在礼让行为方面,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在公共场所不许大声喧闹;在自动扶梯上自动靠右站,给有急事的旅客让出左边的快速通道;出电梯时主动给还没有出来的其他人扶住电梯门,让别人先走;有客人到家里用餐时,让客人先入座;在公众场合进门时,主动回头看,如果后面有人,自觉地给后来的人扶住门……



2.夸奖孩子礼貌的行为


我们的孩子都渴望被认同和鼓励,在他们使用礼貌用语、做出礼让行为时,我们应及时予以肯定与褒奖。这能在他们心中埋下正能量的小种子,鼓励他们继续礼貌待人,礼仪教育也便达到最佳效果。


我的好朋友Susan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Susan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和她认识很多年了,我常常邀请她和她三个孩子到家里做客。三个孩子都很有礼貌,进门会自己把鞋子脱掉放在门口,并且会向大人问好。在要玩我儿子玩具的时候,会先征求我儿子或是我的同意“请问我可以玩这个玩具吗?”当我拿出好吃的给他们,会很有礼貌的说“谢谢”。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每次在快要离开之前,三个孩子都会非常自觉地把玩过的所有玩具都整理好,物归原处。


Susan就是那种时常把鼓励和夸奖挂在嘴边的妈妈。比如说他的孩子在主动把吃完的餐具放到洗碗机里时,她会提高她的嗓门大声地说“good job(干得漂亮)”;再比如她的孩子每次到我家快离开时自觉地把玩过的玩具物归原处,她会特别兴奋对他们说,“Give me five(我们来击个掌),I am so proud of you(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其实再小的孩子内心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从一些小事情上善于观察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夸奖他们有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有礼貌的。



3.言传身教


托尔斯泰老先生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父母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只是教条式的给孩子灌输这些礼貌是远远不够的,而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养成这些好的习惯。比如说,当我们需要孩子帮助的时候,记得对孩子说“请帮我拿一下……!”;当孩子为父母做了事情,父母也应该主动对孩子说“谢谢”。


父母是一面镜子,通过孩子折射出我们自己。为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做好表率作用。试问一个天天胡话、脏话满嘴的父母,怎么可能教育出彬彬有礼的孩子?如果一个对别人都不尊重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尊重别人的好孩子?


这里所提的礼仪修养并不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便是教育孩子礼貌的最好方式。如果我们习惯于在爱人递来一杯水的时候说声谢谢,耳濡目染下,我们的孩子在接过牛奶的时候肯定也会真诚地说谢谢!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人们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它不仅是行为方式的外在表现,更是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内在升华


兰兰妈相信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举手投足间都展示小小绅士范儿,成为一个受人欢迎与喜爱的人。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时时提醒自己注重礼仪问题,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兰兰妈也深信,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将收获他人的礼遇,从而避免生活中不必要的小摩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圆满!

来源 | 华尔街日报·派(ID:wsjpie)

责编 | 王小波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聚焦”内容

盘点2017开学典礼

小学推迟到校 9月三科启用新教材

暑期学习新方式 创意暑假作业

毕业演讲 | 一带一路进课堂 | 培养全球竞争力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7件浪漫而正确的小事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学校领导力盒子 /

点击图片,打开更多精彩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